在现代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路径中,不同的电压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它们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性能、充电效率与续航里程。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大致采用了三种核心电压平台:200~350V的中低压系统、400V系统,以及近年来备受瞩目的800V高压系统。
200~350V电压平台多见于早期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,这一电压级别能够满足轻度电动化的需求,通过电力辅助燃油发动机,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。
而400V电压平台则广泛应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较早的纯电动汽车(BEV),它标志着电动汽车开始迈向更高能量密度与更长续航的目标,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高的功率输出。
至于800V高压系统,则是电动汽车技术的新里程碑。它主要服务于新一代的纯电动汽车,通过提升工作电压,显著降低了电流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,从而提高了整体能效。800V高压系统的出现,不仅仅是技术参数的提升,更推动了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升级。
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电气化配置数据库分析,近年来,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,800V高压车型销量、车型数量都在逐年增长,市场渗透率也在稳步上升。销量方面,2022年售出12.9万辆,到2023年销量几乎翻倍,达到32.1万辆。即便只看2024年前五个月的数据,销量也已达到24.6万辆,显示出800V车型销量的持续增长势头。
车型数量方面同样经历了扩张,从2022年的13款增至2023年的37款,2024年前五个月更增至48款。
渗透率方面,从2022年的2.5%,上升至2024年1-5月份的7.7%。这表明,随着技术成熟与消费者认知的提高,800V高电压车型正逐步成为市场中的重要一员,其对整个汽车行业电气化转型的推动力不容小觑。
电驱动系统升级800V高压主要可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,同时也带动了碳化硅SiC功率器件的渗透。
从800V搭载电控功率模块的装机类型占比来看,2022年、2023年至2024年1-5月,Si-IGBT模块先从77%增长至81%,后又下降至37%;SiC-Mosfet模块的装机量则先从23%下降到19%,后再次大幅增长到63%,逐渐占据主导地位。
在SiC功率半导体供应商与车企的配套关系中,比亚迪半导体、芯聚能和英飞凌作为头部企业,不仅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,还与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,包括但不限于比亚迪汽车、极氪汽车、小米汽车和小鹏汽车等。弗迪动力、意法半导体、芯联集成、安森美、罗姆、中芯集成等供应商,同样展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,它们服务于多样化的汽车品牌,凸显了该领域合作模式的高度竞争性和开放性特征。
目前,800V高压已广泛应用于吉利汽车、一汽红旗、上汽通用、小米汽车、理想汽车、智己汽车等品牌20万元以上车型。由于成本降低与规模化生产促进了技术普及,2024年1-5月,北汽新能源和比亚迪汽车中20万元以下的车型也成功搭载了800V高压系统,这标志着800V高压技术不再局限于高端市场,而是逐步成为更多消费者触手可及的选择。
展望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持续扩大,800V高压系统有望成为电动汽车行业的主流趋势。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,800V高压市场销量有望从2023年的30万辆,以翻倍增长的态势高歌猛进,在2026年增长至220万辆,销量占比则从4%上升至20%。
综上所述,800V高压系统作为电动汽车技术的重要突破,不仅将在性能上实现质的飞跃,更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,加速电动汽车的全面普及,引领着整个行业迈向更高效、更环保的未来。
——————
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续航、充电效率等需求的提升,800V技术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。众多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已经开始布局800V技术,并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。我们诚邀各供应商积极申报盖世汽车金辑奖,借此机会展示技术创新与成果,与行业同仁共谋发展。这不仅是对企业实力的认可,更是促进技术交流、加速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。
金辑奖
由盖世汽车发起,旨在“发现好公司,推广好技术,成就汽车人” , 并围绕着“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” 这个主题展开,重点聚焦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、智能底盘、汽车软件、车规级芯片、大数据及人工智能、动力总成及充换电、热管理、车身及内外饰、新材料十大细分板块。同时,新增“最佳技术实践应用奖”和“最佳出海实践奖”两大奖 项,旨在表彰在技术创新和国际化实践中取得杰出成就的企业和个人。金辑奖致力于发掘和评选优秀企业及先进技术解决方案,向行业内外展示这些卓越的企业和行业领军人物,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。
2024第十二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
由盖世汽车主办的“2024第十二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”10月24-25日将汇聚政、企、学、研各界精英,围绕“创新铸魂 不负时代”的主题,深入探讨驱动产业变革的关键要素,包括政策标准趋势、企业战略部署、消费环境变化、产品迭代创新及前瞻技术应用等,旨在共同探讨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。欢迎关注及参与,一起共赴这场汽车产业交流盛宴!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