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广熟,天下足。江汉平原由河流冲积而成,丰富水系形成优越的生态环境。金秋时节,江汉平原稻浪滚滚,满载丰收喜悦。近日,多场来自湖北的“江汉大米”推介会在广东省佛山市、深圳市、珠海市举行,当季湖北“靓米”在南方餐桌新鲜亮相。凭借“长粒、优质、好吃”的核心特质,“江汉大米”在大湾区持续“圈粉”。
“入口软滑、Q弹十足,比去年品质更好了。”深圳市泰兴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向志明品尝新米后说:“和去年相比,在深圳线下商超、线上平台,‘江汉大米’销量同比大增,年轻家庭的复购率明显增高。”
2024年,湖北重点打造“江汉大米”省域公用品牌,并持续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。2024年6月,“江汉大米”首次进驻深圳,现场,44家企业签约金额超过11.8亿元,签约销售粮油食品16万吨,10家“江汉大米”核心企业拿下6亿元订单。截至目前,“江汉大米”已9次走进大湾区。
数据显示,湖北每年供应南方市场的优质大米高达100亿斤,其中广东市场销量占湖北稻米外销量的26%,稳居省外市场首位。
“粤菜重食材本味,这米饭空口吃有清甜,米油足还不粘锅,以后煲仔饭、肠粉就用它。”推介会现场,珠海市一家连锁餐饮集团采购总监李敏品尝“江汉大米”新米后点头称赞。
好米必问出处。湖北素有“鱼米之乡”之称,水稻总产量长期居全国前列。近年来,通过实行良种推广、智慧加工、仓储升级等多项措施,“荆楚粮仓”更丰盈。得益于“长江水养”的生态优势和严格的质量追溯体系,“江汉大米”品质得到市场广泛认可。
正值秋收,湖北省荆州市700万亩稻田迎来丰收,空气中弥漫着新稻清香。目前,荆州市监利县名宇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5万亩“江汉大米”基地,已完成3.5万亩收割。
“我们重点种植‘青香优261’和‘荆楚优89’这两个优质稻品种,建立了覆盖全程的质量溯源体系。监利市依托自然、技术、产业等优势,正全力打造江汉大米核心产区。同时,我们通过‘加价收购+直接补贴+服务支持+保险兜底’四重举措,有效提升农户种植效益。”荆州市监利县名宇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双喜介绍,该公司是“江汉大米”十大核心企业之一。
规模种植保障优质粮源,“江汉大米”的订单农业模式成为保障优质粮源和农民收益的关键举措。
“今年种了150亩‘青香优261’。除了卖粮加价和种子、钾肥补贴外,还享受到公司的免费飞防服务。不仅管理更省心,生产成本也显著降低,全年算下来,增收5万元以上。”荆州市监利市红城乡老裴铺村的种植大户龚光春说。
聚焦“鱼米之乡”的天然基因,今年6月,“协同创新建支点 智荟赋能荆楚行”江汉大米产业发展荆州专场活动在荆州市举办,同步举行了“粤鄂企业家探访江汉平原”原产地溯源活动产销对接座谈会。围绕田间到餐桌、生产到消费、产品到体验的全链条产业精准对接,产销与商务合作签约总金额达到121.98亿元。
“广东人喜欢吃米饭,对食品原料要求很高。他们很会用大米制作各种美味佳肴,最大程度开发出大米的灵魂味道。广东市场对我们大米的认可,将提升我们的信心。”湖北庄品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雄说。
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、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谭海城介绍,广东餐饮市场潜力巨大,对优质食材的需求旺盛。湖北作为农业大省,拥有江汉大米、莲藕、武昌鱼、青砖茶等众多优质农产品,与广东餐饮业巨大的市场需求高度互补,正是广东餐饮业迫切需要的货源。
江汉平原,沃野藏珍。聚焦优质稻米产业链打造,湖北构建起以“江汉大米”为核心的区域公用品牌体系,逐步实现“产粮大省”到“产业强省”的质变,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。
2024年5月,“江汉大米”在2024世界品牌日莫干山大会-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大会暨新华网溯源中国“种子计划”专场活动中,正式签约为溯源中国生态合作伙伴,并授牌入驻溯源中国可信品牌矩阵。
“目前,‘江汉大米’已形成‘省域公用品牌+地方子品牌 +企业品牌’矩阵,通过114.8万亩订单农业统一管理和20℃以下智能仓储锁鲜等举措,助力品牌守住‘长粒、优质、好吃’承诺。”湖北江汉大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汉武介绍说。
“作为湖北重点打造的优质大米公用品牌,‘江汉大米’再赴大湾区,是为了继续深耕市场,推动‘江汉大米’与粤菜文化融合,让湖北好米不仅香遍全国各地的餐桌,更当好鄂粤合作的‘美味纽带’。”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三才说,“一粒好米”的市场突围还在继续。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